凡井水饮处,便有《知音》。这是《知音》在发行量最高峰630万份时,最常见的一种情形。
在2015年时,《知音》从最初的一本单刊已发展成为拥有9刊3报、13家子公司及1所高等职业教育学院的文化传媒集团。但是,随着数字阅读的强力冲击以及销售网点的不断减少,集团不少子报子刊出现下滑。不过,在2016年探底后,知音传媒集团整体经营形势又开始逐步回暖。也就在2016年,知音传媒集团换帅,迎来了并无报刊出版管理经验的刘学明担任知音传媒集团董事长。
经过4年的体制机制改革以及媒体转型探索,到2019年年底,知音传媒集团净利润达5500万元;2020年年初现金存量超14亿元,总资产达22亿元。可以说,知音传媒集团的转型取得了实效。
不改革,难有成效
“随着《知音》逐渐由一家杂志社发展成一个集团后,管理模式没有及时跟进调整,改革的步伐放缓甚至陷入了停滞的局面。”5月8日,刘学明受邀走上中国期刊协会主办的期刊讲堂,他直言不讳地谈起了过去那个《知音》存在的问题。他认为,其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管控模式上,实行强总部、弱子分公司的运营管控模式,总部高度集权、强力管控,子分公司自主性弱、活力不够;二是在绩效薪酬上,“大锅饭”现象普遍,缺乏激励性。
因此,知音传媒集团在2016年年底便开始酝酿,针对阻碍发展的突出问题,他们做出了3个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
首先是突出公司化改革,划小核算单位,变运营管控为战略管控,按照“授权到位、责任到位、考核到位、监管到位”的原则,对旗下13家经营单位赋予经营自主权、人事权和财务开支权,同时与各单位签订年度经营目标责任书,压实经营责任。刘学明表示,通过划小核算单位,实行事业部制或项目制,把责任压实到每一家公司、每一个员工身上,同时授予相应的权利,充分信任他们,让他们各尽其能、各展所长,是文化企业管理中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其次是推进薪酬制度改革,激发企业活力,打破“大锅饭”,以岗定薪,多劳多得,减少固定薪酬,增加激励薪酬,做到员工收入与岗位贡献相匹配。对此,刘学明表示:“如果涉及体制性的整体改革暂时实行不了,不妨可以从薪酬制度改革这个切口进入,绩效优先,让干事的人多劳多得,不干事的人少劳少得。这种改革难度相对小一些,效果也比较明显,有时甚至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最后是完成动漫公司股权改革,知音集团在2017年3月通过股权评估、挂牌交易的方式,引进湖北广电等3家战略合作伙伴,募集资金5.67亿元,以动漫公司先行先试,积极探索文化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刘学明看来,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于文化企业壮大实力、引进资源,特别是在推动体制机制变革方面,可以发挥很大作用。但同时他也提醒广大文化企业,在目前环境下,具体实施时要认真研判,谨慎推进。
媒体转型,从未停止
“虽然这几年纸媒的衰落给我们转型的压力很大,但是在转型探索的路上,我们态度一直很坚决,用的力气也很多。”刘学明坦言,知音传媒集团这些年从未放弃过转型,在影视、短视频、电商等领域都尝试过,有一些成功,也有一些失败,在一些项目上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刘学明对知音传媒集团旗下4家媒体的转型探索分别作了介绍和分享,这也代表着4种不同类型媒体的转型形式。
知音传媒集团母刊《知音》杂志经过30多年的积累,其内容优势和品牌优势不能忽视,经过反复论证后,大家一致认为,《知音》可以尝试走线上转型和融合发展之路。线上转型的基础是要有流量和用户,所以《知音》杂志近几年先后搭建了“知音真实故事”“知音”“知音微刊”等新媒体平台,并逐步形成了超过200万粉丝的公众号矩阵和短视频流量矩阵。据刘学明介绍,《知音》杂志近几年还依托新媒体矩阵,着手布局了私域流量的培养和转化,形成了近60个微信群,有3万多活跃度高的用户。在此基础上,《知音》开始进行知识付费服务,依托知音多年形成的品牌影响力,开设故事源动力学院写作培训课程,授课老师都是有着多年编辑经验的资深编辑,他们熟知故事的写作技巧和平台需求,因此受到学员们的普遍欢迎。目前已顺利运营了10余期写作训练营,并在荔枝微课、千聊、今日头条等专业平台上成功搭建知音课程的专属课堂。
《知音动漫》的转型则以内容生产和版权运营为重点,打造纸质出版、数字出版、动画、游戏、影视等版权增值的融合运营体系。从2018年开始,《知音动漫》成立了原创部,自己开发、生产全版权作品,经过一年多的开发生产,原创部已拥有53部全版权作品,并已经与腾讯、快看等平台展开深度合作,作品版权总收入已达1200多万元,其中有一部作品已开始游戏转化。另一方面,《知音动漫》不断挖掘版权价值,利用自己的力量,开发“会动的漫画”——动态漫项目,其开发的作品《斗破苍穹》第一季12集在优酷网独家播出后实现盈利550万元。2019年,其版权运营收入超过3700万元。
走“大财经”定位的垂直细分路线,精准服务资本市场,是知音传媒集团托管的《长江商报》转型的办法。《长江商报》原是一份区域综合类的都市日报,因经营不善,连年亏损,曾累计亏损2亿元之多。2016年年底,知音传媒集团开始调整其办报定位,明确《长江商报》姓“商”,力图将其办成一张服务全国资本市场的专业财经类报纸。经过3年的努力,该报成功从一张区域性地方报纸成长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财经报纸,2017年首次实现盈利100多万元,2019年,全年利润达1400万元。
《新周报》是知音传媒集团旗下的一份文摘类周报,月发行量曾超过200万份,它的读者主要以中老年读者居多。该报的转型是以长期积累的中老年读者为基础,创办老年大学,转型成为文化服务供应商,大力发展线下连锁教育。刘学明表示,老年的线下教育市场需求很大,他们的设想是先办好老年大学旗舰店,摸索出成功的办学经验后,将快速在湖北甚至全国进行复制,大力发展知音老年大学连锁运营。
后疫情时代,应对有良策
创刊于1985年的《知音》杂志,一直走着市场化之路,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时,刘学明坦言,知音传媒集团无疑也受到巨大影响。那么,该如何应对后疫情时代带给期刊业的巨大挑战?以后的道路该怎么走?结合知音传媒集团这几年的转型实践,刘学明提出了一些个人思考。
首先,后疫情时代,随着读者阅读方式和购买习惯的改变,传统纸质刊物将进一步衰落,内容产业将加快向数字化转移、向线上聚集。刘学明认为,这一趋势不可逆转,所以传统纸刊要抓住最后的机会,利用品牌、内容、人才优势,下定决心推进媒体转型,“舍此别无他途”。
其次,转型的路径选择至关重要,不能病急乱投医。纸刊的转型必须结合既有的资源特点,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劣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转型路径,“既要有发展前景,又要有现实可行性”。刘学明说,转型方向最好是依托内容优势,优先向线上转,向新媒体转,走知识付费、知识电商等线上之路,同时依托品牌、资源、读者优势,向相关业态拓展线下之路。
再次,转型必须配套跟进相关的改革措施,没有相应的体制机制作保障,转型很难成功。改革最好整体性地改,真正以新媒体的运营为中心,大刀阔斧进行组织变革和资源配置。“局部的修正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会造成新旧部门的相互冲突或相互掣肘,最终往往新部门会败下阵来,转型无疾而终。”刘学明表示,薪酬制度是所有改革中最关键的部分,必须围绕转型核心目标,设计一套具有激励性的薪酬绩效方案。
最后,文化企业的转型,人才是关键,一靠引进,二靠培养。“信任员工、尊重员工,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为他们创造干事创业的氛围,不要条条框框太多,不要指挥干预太多,敢于放手,大胆授权。”刘学明说,“说不定就会带来意外的惊喜。”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给人们的生活包括各行各业带来不小的影响。这其中也包括图书市场。 日前,开卷公布了202...
2020-03-23 17:03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当地时间21日,2020年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组委会副主席、原奥运相远藤利明,就挪威奥委会向国际奥委会(...
2020-03-23 17:05当地时间3月21日19时30分,中国援助塞尔维亚的6人专家医疗队抵达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尼古拉特斯拉国际机场,随着专机带来...
2020-03-23 17:08开年以来,随着大众居家时间的增长,电视荧屏收视表现抢眼。据“中国视听大数据(CVB)”统计,今年2月,电视剧日户均观...
2020-03-24 09:09编者按:在战“疫”报道第一线,活跃着一支新媒体的精兵劲旅。他们借助新技术新手段新平台,运用短视频、Vlog、慢直播等...
2020-03-24 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