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资讯 >

中国新闻社:构建全球华文资讯传播共同体

2020-06-10 10:24:00 来源:中国记协网

  编者按: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国家治理高度,为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立全媒体传播体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一年多来,各级各地媒体如何贯彻落实中央要求?融合发展向纵深推进取得哪些新进展新成效?敬请关注“社长总编谈媒体融合”专栏报道。

  全媒体时代是个大趋势,媒体融合发展是篇大文章。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提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这一紧迫课题,强调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要坚持不懈讲好中国故事,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相适应的国际话语权;要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指明了全媒体时代的前进方向。

  中新社作为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和重点外宣媒体,始终坚持以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为报道和工作对象,以海外华文媒体为服务和合作对象的独特定位,在差异化发展中践行传播中国、影响世界的使命任务。面对媒体融合的时代课题,中新社立足定位和资源特点,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融合路径,以构建全媒体时代的全球华文资讯传播共同体为方向,打造新型国际传播主流媒体,为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出贡献。

  因应全媒体时代的客户之变,建设适配融合发展要求的全媒型通讯社

  作为传统媒体形态中的通讯社,中新社首先立足通讯社特点推动融合发展,近年来因应海外华文媒体之变,以海外华文网络新媒体为目标扩展客户,以全程化、全息化为导向丰富产品内容,以定制化、精准化为趋势转变服务形式,逐步向全媒型通讯社转型。

  技术变革带来的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变化,使媒体融合发展成为大势所趋。海外华文媒体同样积极应变,网络新媒体发展突飞猛进,传统媒体纷纷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拓展新媒体平台。另一方面,地域与文化的不同,技术条件与硬件基础的差距,也使遍布全球的海外华文媒体呈现融合转型的进程差异,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迭代发展的特征更加明显。

  中国新闻社推出五集全景纪录片《中国战疫录》,各平台累积播放量已超3600万次。

  中新社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将“建设全媒型通讯社”作为融合发展的目标之一。从以服务纸媒为主向为各类媒体服务转变;从以传统媒体为主要客户向海外华文网络新媒体拓展,重构客户体系,推进新闻产品的创新生产;从单一单维的文字、图片、视频产品生产到融合多维的版面、网络、新媒体产品共存;从面向报刊、电台、电视台的传统产品到适用不同媒体终端的全息化产品并进,综合运用文字、图片、图表、动漫、短视频、Vlog、H5、VR等各种手段,形成文、图、视、版、融,类型丰富的全媒体产品体系;重塑采编发流程,优化人员配置,实施符合融合发展特点的综合考核和激励机制,引导采编力量向一专多能的全媒型、专家型人才转型,构建结构合理、协调高效的全媒体生产体系。

  目前,中新社客户覆盖海外华文媒体从传统报刊、电台、电视台到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社交媒体的各种类型,已形成年度原创文字、图片、视频、版面、融媒体产品近40万件的全媒体生产能力。

  全媒体时代海外华文媒体形态不断丰富、需求日益多元,也催生分众化、差异化传播的新要求。中新社进一步创新服务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从“一国一策”到“一媒一策”,将立足精准化传播的定制服务,拓展到网络新媒体客户,进一步推动通讯社业务整体优化升级。2019年,中新社向不同国家的各类华文媒体提供同样主题、多样传播的定制化融合服务,覆盖多种形态,其中向美、欧、俄、日、澳等地华文网络新媒体提供产品及服务逾10万件(次),深受海外合作媒体欢迎。

  对接全媒体时代的受众之需,打造具有强大品牌影响力的融合传播矩阵

  全媒体时代,中新社以往通过海外华文媒体间接服务的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受众群体,正经由新媒体渠道成为中新社的直接用户。近年来,中新社加快媒体融合步伐,在拓展全媒型通讯社业务的同时,着力打造直面用户的新媒体平台和账号,建设自有品牌的融合传播矩阵。

  中新社记者独家拍摄李兰娟院士结束ICU查房脱下口罩后脸上留下压痕的特写照片,并制作成海报产品,取得刷屏之效。

  坚持一体化发展、移动端优先。按照“一体化发展、移动端优先”原则,中新社以中新网为龙头,对全社新媒体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拓展渠道、丰富手段、聚拢用户,集中优势力量,既打造自主掌控的新媒体终端,又充分利用有影响力的他建平台,形成网站、客户端、社交媒体账号为主体的新媒体传播矩阵,综合覆盖用户超过2亿,其中中新网客户端装机用户近4000万,中新网官方微博粉丝数达到6346万,中国新闻周刊官方微博粉丝数5589万,影响力位居中央媒体前列。

  凸显专业化特色、差异化路线。中新社搭建的新媒体矩阵,兼顾综合性与垂直细分市场,2016年起步的财经新媒体“中新经纬”“国是直通车”,已成为国内主流财经媒体的一支新秀;中国侨网是内地最大的侨务网络信息平台,旨在向华侨华人提供多项服务和社交功能的“侨宝”“华舆”客户端,用户黏度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不俗。在推特、脸书等海外主流社交平台,中新社确定了以中文账号为主、英文账号为辅的“差异化发展路线”,重点聚焦海外社交平台的华文舆论场,构建多元化多声部的社交账号集群。

  发力可视化社交化,讲好中国故事。顺应国际传播领域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的趋势,中新社以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为发力点,推动“中国声音、中国故事”的有效传播。2019年中新社制作的独家视频《香港“一人茶餐厅”女老板:撑警我200%不后悔》,全平台总阅读(播放)量超过9亿,讨论次数逾10万,形成现象级传播,制造了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社交话题事件,吸引大量香港市民和游客前去消费表示支持,该餐厅一度跃升内地美食网站“香港茶餐厅热度排行榜第一名”。今年战“疫”报道期间,中新社着力打造可视化、碎片化、社交化的短视频产品,策划推出“战‘疫’VLOG”“留守武汉VLOG”等多个短视频专栏,两个月间短视频平台播放量达到46.5亿,点赞量3.2亿,《留守武汉VLOG:武汉“封城”后的市民生活》全平台累计播放量超过1.5亿次、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一名。

  直面全媒体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构建契合融合发展趋势的全球华文资讯传播共同体

  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是所有媒体的紧迫课题;积极支持海外华文媒体融合转型发展,在合作联动中拓展中新社在全媒体时代的发展空间,是中新社破题融合发展的“附加题”。

  中国新闻网客户端首页截图

  助力海外华文媒体融合转型发展。中新社不断优化互联网技术条件下的资源共享平台,为海外华文媒体融合转型提供技术支持。例如,中新社为海外华文媒体建设网站、客户端研发了“一键转换”式技术解决方案;同时为海外华文媒体量身打造简便易行的客户端技术支持系统“新萌”,助力海外华文媒体跨越融合发展的技术瓶颈。再如,中新社正在开发建设的“全球华语视频资讯共享平台”将面向海外华文媒体开放,最终成为以中新社为中心、全球华文媒体联合运营,线上线下资源对接、数据互通的华语视频资讯共享平台。

  协同海外华文媒体共绘“最大同心圆”。中新社从十九大报道开始,探索建立重大报道的协同模式。中新社创新性地搭建起海外华文媒体十九大报道联盟,联合海外华文媒体积极参与十九大报道,并通过全球华媒共建、资源共享的新闻产品融平台,合力在海外华文舆论场向世界展示蓬勃发展、文明进步、开放包容、热爱和平的中国。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报道中,中新社推出大型融合报道项目“全球华文新媒体国庆24小时联播”,与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08家海外华文新媒体开展内容互荐、特色栏目嵌套、社交平台互动等方式的合作,向全球受众全景式展现中国各地各民族群众和海外华侨华人共庆新中国华诞的盛况,网络直播总观看人次逾1200万,海外社交平台直播覆盖人数达到近300万。

  聚合海外华媒华人延展传播效能。全媒体超越传统媒体单一的信息传播功能,融社交、服务于一体,覆盖多种应用场景,全方位提高了传播效能。通过聚合华媒华人资源,中新社积极探索联通海内海外、贯通线上线下的传播效能拓展。例如,中新社联合全球逾百家华文新媒体共同推出同心战“疫”信息服务平台,集成新闻报道、信息服务、答问咨询等多项功能,为海外华侨华人、中国留学生等提供全方位服务。目前已经连续在境内外社交平台推出多场“云访谈”直播,邀请医疗专家、驻外使领馆官员、海外华文媒体记者、海外侨胞及留学生代表共同参与,强化互动与服务。

  中新社联合逾百家海外华文媒体推出大型融合报道项目“全球华文新媒体24小时联播”

  融合发展是一场媒体的自我革命。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继续努力探索符合时代要求、央媒使命、定位特色的媒体融合路径,以寻求“最大公约数”和画出“最大同心圆”为目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弘扬中华文化,打造全媒体时代的全球华文资讯传播共同体,全方位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作者为中国新闻社总编辑王晓晖)

栏目导读

疫情下的图书市场:流行病学科普书销量意外增长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给人们的生活包括各行各业带来不小的影响。这其中也包括图书市场。  日前,开卷公布了202...

2020-03-23 17:03

日本奥组委副主席:目前未到决定奥运延期的阶段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当地时间21日,2020年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组委会副主席、原奥运相远藤利明,就挪威奥委会向国际奥委会(...

2020-03-23 17:05

中国援助塞尔维亚专家医疗队受最高礼遇迎接 塞总统亲吻五星红旗

  当地时间3月21日19时30分,中国援助塞尔维亚的6人专家医疗队抵达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尼古拉特斯拉国际机场,随着专机带来...

2020-03-23 17:08

《安家》收视登榜首 导演安建还有什么遗憾?

  开年以来,随着大众居家时间的增长,电视荧屏收视表现抢眼。据“中国视听大数据(CVB)”统计,今年2月,电视剧日户均观...

2020-03-24 09:09

战"疫"实录:设备受限 新媒体记者尽显"十八般武艺"

  编者按:在战“疫”报道第一线,活跃着一支新媒体的精兵劲旅。他们借助新技术新手段新平台,运用短视频、Vlog、慢直播等...

2020-03-24 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