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战“疫”报道第一线,活跃着一支新媒体的精兵劲旅。他们借助新技术新手段新平台,运用短视频、Vlog、慢直播等方式,将一个个平凡人物、温暖故事和泪目瞬间定格呈现,让战“疫”报道更加及时、鲜活、走心。今天推出的四篇新媒体记者战“疫”手记,记录了他们在设备受限的情况下,如何因地制宜,捕捉细节、还原现场,第一时间传送信息的采访经历,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借鉴。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记者张竣:
25条vlog直击新闻现场
我用vlog的方式全程记录了自己进入方舱医院的过程,所有的采访路径清晰了然,里面患者的回答真实、坦率。通过这种沉浸、交互式的报道方式,让观众了解武汉、了解一线,了解这里所有人的付出
1月25日,大年初一,我跟随总台央视新闻报道团队踏上了开往武汉的列车。
从那个时刻起,我开始用vlog开展这次采访报道。
Vlog全称是video blog,源于blog(博客)。拍摄者直接向镜头对话,用全程式的记录、互动,给观看者带来沉浸式的体验。区别于传统媒体端庄的旁白和画面干净的采访,vlog的形式显得有一些粗糙,但内容却让受众更有亲近感。
至今我一共做了25条vlog,视频的总播放量超过了2亿次。vlog的内容,有出发之前的准备,有武汉城里的现状,也有针对大家质疑热点的回应。很多网友说,看到央视新闻的武汉vlog,心里就踏实了,也没那么紧张了。看到这样的评论,我心里会特别欣慰。
武汉疫情爆发之初,医护人员奋战在抗疫第一线,社会各界都在齐心协力应对疫情带来的冲击。但从物资保障、人员救治再到病情传播、疫情判断,大家也存在一些疑惑和不理解。比如,方舱医院建成之初,有少数入住患者仅仅因为第一顿饭没有吃好,就发微博否定方舱医院。患者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很快就出现了一些对方舱医院条件的质疑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记者张竣在武汉谌家矶卓尔新城康复驿站采访。
这个时候,我用vlog的方式全程记录了自己进入方舱医院的过程,不给外界留下一丝“摆拍”的质疑,所有的采访路径清晰了然,里面患者的回答真实、坦率,不少人关注的问题得到了解答。
在武汉期间,我们就是想通过这种沉浸、交互式的报道方式,慢慢地让观众了解武汉、了解一线,了解这里所有人的付出。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记者张竣(中)和同事马丽君(右)在同济医院采访一线医护人员。
除了vlog,总台央视新闻新媒体团队还做了各种直播百余场,短视频近200条。不论是做vlog,还是做直播,我们都坚持走进新闻现场。因为内容和形式的创新,都离不开真实的新闻现场。只有贴近现场,走到新闻现场中,我们的作品才能真正做到老百姓的心坎里,才会赢得信任。
湖北广播电视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李莫愁:
手机记录方舱医院的“单元长”
用双眼发现细节,用脚步丈量真实,再用手机记录下每一个瞬间。如今,武汉方舱医院已经全部休舱,然而感动仍在继续,记录的故事也依然在路上
汉阳方舱医院建成后,有近1000张床位,为了方便管理,负责B1区域500多张床位的四川援鄂医疗队和病友们一起探索出病友互助管理模式,并诞生了一个新名词——“单元长”。出于防疫需要,我们的摄像机不能带入方舱进行拍摄,与院方沟通后,同意我们把贴了层层保鲜膜的两部手机带入方舱,在采访的时候,我们用一部手机拍摄画面,另外一部手机录制采访声音。
进去的时候恰逢饭点,方舱病友志愿者和“单元长”们正在为大家发放晚餐,我们马上用手机记录下这些画面,并通过网络回传画面和文字给后方新媒体同事,让他们通过二次加工在抖音、微博等平台播放,而电视节目就等采访结束后经过制作再到大屏中播出。
2月21日,湖北广播电视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李莫愁在汉阳方舱医院采访。
采访中,我们发现每一个“单元长”都在用他们的手机记录着方舱里的生活,从他们的手机里看到了很多让人感动的画面,我一一跟他们加了微信,请他们把拍摄的视频发给我。我想通过后期制作,让观众看看方舱里面到底怎么样。
正是这些视频,让我们认识了22号“单元长”老危,他性格开朗,乐于助人,身体复原情况也很好。第二天就要出院,他已经找到年轻的小叶,让他挑起“单元长”重任,小叶本来就是一名志愿者,马上就答应了。领完物资和盒饭后,小叶和其他志愿者们确认单元里人人都领到了盒饭,才开始吃饭。
而“单元长”方文晶自发号召更多的党员入群,帮忙搭建医患沟通平台,将患者信息核实后进行登记录入;“单元长”陈谅是一名幼儿园老师,排练了手语舞带大家感谢医护人员;有的“单元长”在搬运氧气罐时受伤了,却不让人知道;还有的“单元长”在出舱后咨询康复者血浆捐献事宜……
在这里,我们用双眼发现细节,用脚步丈量真实,再用手机记录下每一个瞬间,每拍完一个感人故事就马上传回去。打动人心的地方,我们希望当即就分享。即使细枝末节的感动,我们也希望更多的人看见。
3月5日,湖北广播电视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李莫愁(右)在协和西院病区内采访北京援鄂医疗队。
如今,武汉方舱医院已经全部休舱,然而感动仍在继续,记录的故事也依然在路上……
广东广播电视台触电新闻记者臧穆:
自学的多媒体技术都派上了用场
这个时候手机就是最方便的拍摄设备,我经常采取的都是一镜到底方式,因为很多画面都是转瞬即逝,用传统设备观察、对焦、按下拍摄键,可能所有东西都错过了。很多突发状况,根本来不及想,马上拿出手机,记录下这个片段
在武汉采访的近60天里,我用镜头记录着着一切。
作为广东医疗队的一名随队记者,医护人员在一线,我们和他们并肩战斗着。已经不知道进过多少次重症病房,也不知道穿脱过多少次防护装备。
在镜头的记录下,广东医疗队的队员们,日日夜夜奋战在抗击病毒的战场上,近距离的接触患者,早就是家常便饭。为了和患者达到良好的沟通,时常拉起他们的手,亲切地问:有哪里不舒服,就告诉我,要加油哦。
特殊时期的拍摄,影像记录就要采取特殊的方式。
传统的设备比较大且复杂,带入病房拍摄后,如何安全地带离病房就是一个特别棘手的事情。第一次进到隔离病区,做足了充分准备,采用了最轻量和小型化的设备,既能保证采集到画面,又能减少沾染,防止带出病毒。因为医疗队是一个整体,防护措施是重中之重。个人的安危关系到每一个身边的人,要为自己负责也要为他人负责。
我多数采用的都是手持式带有稳定功能的微单,收音设备也是超小型化便携式产品,整个机身除去镜头和变焦部分,都用保鲜膜包裹住,仅仅保留一个翻转屏幕监看。采访时,能固定机位也可以小范围走动拍摄。
就是这样,我们从病房里带出了第一条直击病房的稿件。在大多数病房里都很忙碌的情况下,这个时候手机就是最方便的拍摄设备。有广角有一点变焦,广角也能有效减少移动画面的震动,在大范围移动的情况下,特别适合拍摄需要。我经常采取的都是一镜到底方式,因为很多画面都是转瞬即逝,再用传统设备观察、对焦、按下拍摄键,可能所有东西都错过了。很多的突发状况,根本来不及想,马上拿出手机,记录下这个片段,素材可以放在后期使用。
离别之际,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委、区政府联合江岸区法院和二七路街道为首批抵达武汉开展援助的广东医疗队举办欢送仪式。图为广东广播电视台触电新闻记者臧穆在现场操控无人机拍摄送别情景。
对刚刚发生的事情,第一时间记录和传送,才是新媒体报道的第一要素。火神山医院建设是全国人民的关注焦点,夜探火神山的那天半夜,我选择了一个高点,用手机拍摄加讲解的方式记录下最新进度。首次转运病人的当天,在接收病人的前一刻病房里还在紧张忙碌,负责电力的师傅在现场做检查,出于职业敏感,我立刻用手机录下并在触电新闻上发布了最及时的消息。
一切都在改变,在如今信息高速传输的时代,传统媒体的记者也在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向全媒体转变。在这场抗疫战斗中,多元化的拍摄和传播方式,都在影响着每一个受众。平时自学的航拍器拍摄、手机软件剪辑、调色软件等,在这一次全都派上了用场。
近60天的坚守,每天看到白衣天使在岗位上奋力拼搏,尽心尽力地去挽救生命,他们就是这个时代的英雄。我作为一个记录者,近在咫尺,同样经历了一幕幕生死离别,不禁感叹,活着真好,生命可贵。而所有经历的这一切,都是我职业生涯里最宝贵的财富。
上游新闻记者罗永攀:
四次采访才挖掘出的故事
我感觉张雷在孝感的44天里隐藏了很多故事,加上他善于聊天,就决定对他做视频专访。访谈一气呵成,从张雷的话语里,我感受到了医护人员的大无畏精神,也收获了前三次采访中没有挖掘出来的新闻
到达湖北孝感后的第一次采访,正好赶上重庆第一批援鄂医护人员换防。
当时,我完全不认识第一批60名医护人员,手里也没有他们的名单,现场只给了媒体10分钟的采访时间。我和同事只能随机寻找采访对象。巧的是,我在现场遇到了首批重庆支援湖北医疗队副队长、重医大附三院ICU主任张雷。采访后,我才明白,在这个医疗技术设备与医护力量远不如武汉的城市,重庆第一批医疗队员面对的困难有多大。
上游新闻记者罗永攀采访重庆驰援孝感的医务人员。
几天后,我到隔离酒店采访一位护士,再次遇到张雷。采访结束后我和张雷医生刚聊了10多分钟就被打断,但是也有收获:他说在孝感偶遇了自己的一名学生,如今也是医疗队队员,正在驰援孝感。
第三次见到张雷是医护人员第二次轮休时。聊天中,我发现张雷身上有太多的故事:到现在都没有告诉自己的母亲自己在湖北抗疫一线,最初即使防护服短缺、防护不到位也要进入隔离区……
三次采访,我感觉到张雷在孝感的44天里隐藏了很多故事,我和张雷的交流也很顺畅,他是一个善于聊天的人。这个优势,为什么不用视频的方式呈现呢?我立即和影视中心沟通,上游新闻重庆频道和影视中心配合,决定对张雷做视频专访。
上游新闻记者罗永攀(左)和同事张锦旗在湖北孝感医院采访。
但现实很残酷:摄影记者除了一台相机一台手机,没有更多的设备。我们马上联系孝感电视台,借来三脚架、灯光、背景布……在驻地酒店会议室临时搭建了一个棚,在连拾音话筒都没有的情况下,我利用手机话筒做了一个深度专访。
访谈一气呵成,从张雷的话语里,我感受到了医护人员的大无畏精神,也收获了前三次采访中没有挖掘出来的新闻。但我总觉得有点意犹未尽,灵机一动,就请后方记者帮忙采访张雷的家人,围绕前方访谈的话题,来个前后方联动。
经过四次采访,终于完成了视频专访。视频访谈讲了张雷这44天的故事,从一个小的角度切入,展现医务工作者面对病魔的不屈不挠。张雷说,第一天到孝感驰援医院时发现防护服不合格,但还是决定冲在最前面。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取下眼镜,擦了擦眼角的泪水。“这一段就不要了,我是很担心年轻医护人员感染,才决定自己先上的。”情到深处,也令我泪目。然而,摄影记者并没有停止拍摄,视频编辑也没有掐掉这个细节——一个40多岁男人真诚的眼泪。
文稿很快形成了,后方影视中心的视频编辑连夜剪辑。1个小时的访谈素材,浓缩成7分钟的片子。
3月10日一早,视频深度专访《驰援孝感|ICU主任的抗疫44天》在上游新闻客户端推出后。前方的辛苦和后方的思念,前方对难处的隐瞒和后方的担心……这些元素,无一不打动观众,引发大家的共鸣,不到24小时,这条稿件仅仅在上游新闻客户端的点击量,就已经是1086万。(本文内容分别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湖北广播电视台、广东广播电视台、上游新闻提供,转发请注明来源。)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给人们的生活包括各行各业带来不小的影响。这其中也包括图书市场。 日前,开卷公布了202...
2020-03-23 17:03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当地时间21日,2020年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组委会副主席、原奥运相远藤利明,就挪威奥委会向国际奥委会(...
2020-03-23 17:05当地时间3月21日19时30分,中国援助塞尔维亚的6人专家医疗队抵达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尼古拉特斯拉国际机场,随着专机带来...
2020-03-23 17:08开年以来,随着大众居家时间的增长,电视荧屏收视表现抢眼。据“中国视听大数据(CVB)”统计,今年2月,电视剧日户均观...
2020-03-24 09:09编者按:在战“疫”报道第一线,活跃着一支新媒体的精兵劲旅。他们借助新技术新手段新平台,运用短视频、Vlog、慢直播等...
2020-03-24 09:09